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专题法治建设

六月普法日历

发布时间:2024-06-03 09:44:00   来源作者:赣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而制定。其颁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2.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依法行政。

3.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4.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5.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这部法律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旨在:

1.保护和改善环境:通过法律手段,对环境进行全面保护,防止其受到破坏和污染,同时积极改善已经受到损害的环境,使之恢复或保持良好的状态。

2.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针对环境污染和公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或消除其不利影响。

3.保障公众健康:通过保护和改善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造成的风险,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4.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推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5.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为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制定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它结束了中国没有档案法的历史,使中国有了第一部档案法,填补了历史上的一个空白。

2. 它结束了在中国档案没有法律保护的历史。档案法把档案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从而结束了过去档案没有法律保护的历史。

3. 它结束了中国档案工作无法可依的历史。档案法颁布后,档案管理可以依法进行,档案工作可以有法可依,档案部门也可以依法监督,广大公民关于档案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法律的明文规定和明确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是为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身体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而制定的法规。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的作用和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保障医院临床用血和确保血液安全。通过立法确立无偿献血制度,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

2. 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身体健康。依法实行公民无偿献血制度,禁止血液买卖,杜绝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隐患。

3. 实行无偿献血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具体体现。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修订形成的文件,于2022年2月25日印发。

《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22年版)》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落实政府主体责任,鼓励公民、单位积极参与无偿献血,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社会氛围为修订原则;结合近年我国无偿献血发展新环境、新要求和历届表彰实践工作经验。同时保留《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14年版)》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对部分奖项内容设置和评奖标准作出调整,进一步明确相关指标统计口径,并注重与近年出台或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等做好衔接。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为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的条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面对非法集资案件高发多发态势,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取得积极成效,但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出台《条例》,用法治的办法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各尽其责、通力协作的非法集资综合治理格局,对于防范化解风险,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而颁布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于2008年6月1日颁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和禁毒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总结多年来禁毒斗争实践经验,吸收国际国内已有法律规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

禁毒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和方针,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法律,是国家应对严峻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的需要,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我国履行国际禁毒公约的需要。